栾伟玲
E-mail: luan@ecust.edu.cn
职位: 石油和化工行业先进电池系统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
职称: 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个人简介:
1998年7月于中国科杏悦2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得工学博士学位,2002年4月起在杏悦2娱乐工作,任杏悦2娱乐石行业先进电池系统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,中国结构健康监测与预警学会理事,德国亚琛工业大学、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客座教授,英国诺丁汉大学高级访问学者👨🦽➡️。
先后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、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🪂、上海市曙光学者、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🧑🏿✈️、上海市自然科学奖🧘🏼、国家教学成果奖等荣誉。主持国家基础研究计划(973计划)课题🦾🆙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🤽🏻♀️、中德国际合作研究计划以及中航集团🧴、上汽集团、宁德时代等多家企业攻关课题💎🏃🏻♂️。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,授权专利17项🆓。
近来研究重点👩🏽:先进电池材料与工艺开发、电池安全评估技术及关键部件研制、电池全寿命周期应用安全保障等。
欢迎博士后、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加盟!
生专业包括但不限于🎆🙇🏽♂️: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、机械工程⛽️、材料化工工程专业博士与硕士
联系方法:
海市梅陇路130号 杏悦2娱乐 402信箱
邮编:200237
电话🦹🏽♀️:021-64253513
邮箱🍀:luan@ecust.edu.cn
研究方向
动力和储能电池系统理论与安全保障技术、绿色能源材料与技术𓀕、微化学机械系统
承担科研项目
近年承担纵向科研项目🍸:
1. 题目🥨:考虑外部载荷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析锂问题研究
项目来源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
2. 题目:基于量子点荧光性能的微裂纹监测研究
项目来源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
3. 题目🚨:绿色窄带隙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及与聚合物复合太阳能电池研究
项目来源🍀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
4. 题目:连续微反应合成复合结构量子点的研究
项目来源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
5. 题目:高性能氢气传感器的研究
项目来源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
6. 题目:核电站紧急救灾机器人的基础科学问题(子课题:核环境作业机器人抗失效防护)
项目来源: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(973计划)
另外🥂,承担上汽集团、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🤶🏼、中国航天集团等多家单位的企业合作项目🚴🏻。
获奖成果
2004年 上海市曙光学者
2006年 校“三八”红旗手、校研究生心目中的“良师益友”
2007年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(ASME)最佳论文奖
2009年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优秀指导教师(一等奖作品)
2010年 德国拜耳集团国际合作研究奖
2011年 国家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指导教师
2012年 上海市育才奖
2014年 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获得上海市金🧓🏻、全国银奖
2015年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海市一等奖🙏🏼、国家二等奖
2017年 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
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
2019年 国际工程结构完整性联盟The Keith Miller Best Poster Award
2020年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“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”
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(排名第一)
2022年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
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
结构完整性国际研讨会 The Best Poster Award
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(排名第一)
代表性著作
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etran.2023.100281(IF=11.9/Q1)
2. Sengming Wu, Chang Wang, Yulong Zhang, Weiling Luan*, Ying Chen, Haofeng Chen,* Thermal runaway behaviors of Li-ion batteries after low temperature aging: Experimental study and predictive modeling, 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, 2023,66: 107451(IF=9.4/Q1)
3. Haihua Xu, Senming Wu, Ying Chen, Weiling Luan*. Simulation on management of lithium-ion batteries’thermal runaway via liquid cooling and phase change barrier. Journal of Physics: Conference Series, 2022. 2401, 012019
4. Songyang Li, Weiling Luan*, Chang Wang, Ying Chen, Shan-Tung Tu, Jinyue Yan. Degradation prediction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based on Bi-LSTM-GRU and ESN fusion prognostic framework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. 2022, 47, 78(12) :33466-33478(IF=7.2/Q1)
5. Chen Y, Luan W*, Zhu X, Chen H*. Mechanical Degradation Behavior of Single Crystal LiNixNnyCozO2 Cathode in Li-Ion Battery by Indentation Analysis. Journal of Pressure Vessel Technology, 2022, 144(5): 051505. (IF=1/Q4)
6. Ying Chen, Haofeng Chen*, Weiling Luan*, Shakedown, ratcheting and fatigue analysis of cathode coating in lithium-ion battery under steady charging-discharging process, 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, 2021, 150,104366 (IF=5.3/Q1)
7. Weiling Luan*, Chengxi Zhang, Lingli Luo, Binxia Yuan, Lin Jin, Yong-Sang KimZhimin Liu, Weiling Luan*, Binxia Yuan, Lin Jin, Shan-Tung Tu. Quantum-dots-sensitized solar cells based on vertically ranged titanium dioxide nanotubes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 Energy, 2016, 13(8): 840-844 (IF=3.3/Q2)
25. Yanlong Han, Weiling Luan*, Yifeng Jiang, Xiaoni Zhang. Protec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s on nuclear rescue robot: Passive thermal control.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, 2016, 101: 224-230 (IF=6.4/Q1)
26. Shaofeng Yin, Ziming Zhao, Weiling Luan*, Fuqian Yang*. Optical response of a quantum dot–epoxy resin composite: effect of tensile strain. RSC Advances, 2016, 6(22): 18126-18133 (IF=3.9/Q2)
27. Ziming Zhao, Weiling Luan*, Guanhua Wang, Juergen J. Brandner, Shan-Tung Tu. Metal crack propagation monitoring by photoluminescence enhancement of quantum dots. Applied Optics, 2015, 54(21): 6498-6501. (IF=1.9/Q3)
28. Binxia Yuan, Weiling Luan*, Shan-tung Tu, Jiang Wu. One-step synthesis of pure pyrite FeS2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in water, New J. Chem., 2015, 39: 3571-3577 (IF=3.3/Q2)
29. Tongcai Wang, Weiling Luan*, Wei Wang, Shan-Tung Tu. Waste heat recovery through plate heat exchanger based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system. Applied Energy, 2014, 136: 860-865 (IF=11.2/Q1)
近年中文期刊论文:
1. 姚逸鸣,栾伟玲*,陈莹,孙敏.基于光学显微镜的锂离子电池材料老化衰减原位研究进展.储能科学与技术. 2023,12(3): 777-789.
2. 张玉龙,栾伟玲*👨🏼🚀,吴森明. 基于外特性方法的锂离子电池析锂及可逆锂回嵌定量分析. 储能科学与技术, 2023, 12(2): 529-535.
3. 霍丽萍, 栾伟玲*, 庄子贤. 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技术的发展态势[J]. 储能科学与技术, 2022, 11(8): 2671-2680.
4. 陈莹, 栾伟玲*, 陈浩峰* , 朱轩晨. 基于应力场的锂离子电池正极多尺度失效研究, 无机材料学报. 2022, 37(8), 918-924.
5. 毛韬博, 栾伟玲*,付青青.聚苯胺基涂层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上的应用进展. 化工进展, 2021, 40(7): 3826-3836.
6. 张栋葛, 刘尧华, 林宇*, 吴国章*, 张衍,栾伟玲. 可耐受100 Mradγ射线辐照电机的制备及绝缘润滑材料耐辐射性研究. 机械工程学报, 2017(21): 24-30
7. 李作胜, 张衍*, 刘育建*, 方俊, 栾伟玲, 吴国章. 电子器件γ辐射屏蔽材料设计及性能研究. 机械工程学报, 2017(21): 31-36
8. 栾伟玲*, 韩延龙, 张晓霓, 姜懿峰. 用于核救灾机器人的电机驱动器安全防护. 机械工程学报, 2017(21): 9-15
9. 姜懿峰, 栾伟玲*, 张晓霓, 韩延龙, 孙柯. 环氧树脂基耐高温中子屏蔽复合材料的研究.核技术, 2015(12): 12-17
10. 付敏, 栾伟玲*, 涂善东, MLECZKO Leslaw. 低温合成广谱发光CuInS2/ZnS量子点.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, 2015(10): 1865-1872
11. 赵子铭, 栾伟玲*, 尹少峰, 涂善东. 基于发光量子点的金属裂纹实时监测方法. 中国机械工程, 2015(17): 2374-2377
12. 袁斌霞*, 栾伟玲. 溶剂热法快速合成纯相FeS2黄铁矿光电材料.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. 2015(4): 1673-2812
13. 韩延龙, 栾伟玲*, 张衍, 吴国章, 高峰. 电子器件热防护技术及在核机器人中的应用. 核科学与工程, 2015(1): 112-122
14. 韩仲武, 栾伟玲*, 韩延龙, 张衍, 吴国章. 钨🧑🏻🦽、镍组合及钨镍合金的辐射屏蔽性能模拟. 核技术, 2015(1): 25-30
授权专利:
1. 栾伟玲,陈莹,吴森明🦸🏻♂️,陈浩峰. A method for testing and evaluat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ithium-ion battery electrodes based on nanoindentation technology🥏💆🏼♀️;专利号🚑:US 11555860B2
2. 栾伟玲,孙敏, 一种停车场智能充电系统,专利号🧑🏻🦽➡️💿:202221660979.1
3. 栾伟玲,王畅,邵雪飞,冯奇,陈莹,姚逸鸣. 一种原位测量锂离子电池极片应变的方法,专利号:ZL 202110798043.7
4. 栾伟玲, 孙敏, 张嘉寅, 毛可欣, 肖伟铜. 一种适用于微流控器件的一体式多通道注射装置🥻,专利号:ZL 2021 1 1442684.7.
5. 栾伟玲📞,谢昱,邵雪飞👩🏻🍳,冯奇,陈莹🧔🏻♂️🫰🏻,姚逸鸣💂🏻♂️,薛龙龙👨🏼🦳,王畅.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反应的原位同步观测系统. 专利号:ZL201910527047.6
6. 栾伟玲,张成喜,殷宇航👨🦯➡️,陈莹. 快速连续合成多形貌铯铅卤簇钙钛矿量子点的装置及方法. 专利号:ZL201710619488.X
7. 栾伟玲🈯️,张晓霓,韩延龙,姜懿峰🏊🏻,孙柯. 核电站机械臂及耐辐射两相步进电机驱动器. 专利号🚶♀️:ZL201610013442.9
8. 栾伟玲,杨弋👩🏼🦲,何一昊,胡小龙,秦露,苏伟超,王兢业🧝🏼,于至孚,于玲,张方波. 一种用于细胞操纵的显微镜. 专利号🦬🐶:ZL201510249312.0
9. 栾伟玲;王伟;王统才. 一种测试膜状热电材料Seebeck系数的方法及其测试装置. 专利号:ZL201210586343.1
10. 栾伟玲, 赵铭诚, 朱旭旻, 陶冶,刘浩然,王伟. 废热回收装置. 专利号:ZL201310299426.7
11. 栾伟玲, 袁斌霞, 付红红, 侯晓卿, 涂善东. 一种FeS2黄铁矿光电材料的合成方法.专利号:ZL201110273223.1
12. 栾伟玲, 刘志宏, 李思捷, 金戈, 黄魏, 李明达, 王星.新型便携式碳纤维即热水器.专利号:ZL201120189690.1
13. 栾伟玲, 万真, 付红红, 袁斌霞, 杨洪伟, 涂善东.一种无机纳米晶微反应合成放大装置.专利号:ZL201020691313.3)
14. 栾伟玲, 杨洪伟,涂善东.一种连续合成无机纳米晶的微反应装置.专利号:ZL200720076502.8
15. 栾伟玲, 杨洪伟, 黄永, 范宁宁, 万真, 毛乐园, 涂善东.一种利用温度梯度合成硒化镉纳米晶的微反应装置与方法. 专利号🤺👃🏽:ZL200710047918.1
16. 栾伟玲, 黄琥, 张建松, 涂善东.热电薄膜氢气传感器. 专利号:ZL200720076502.8
17. 栾伟玲, 黄琥, 张建松, 涂善东. 利用粉末状靶材制备碲化铋薄膜的单靶溅射方法.专利号🐟:ZL200610116088.9